让人民群众幸福出行的路越走越宽广
我是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。作为全国人大代表,2025年是我依法履职的第三个年头。这3年,我从高速公路的三尺岗亭走到人民大会堂,一路学习、成长,参与和见证了国家发展的点点滴滴,心里满是自豪。
2024年,我积极参加全国人大组织的各种培训和调研,感到收获很大。走进课堂聆听专家的讲座,那些新知识、新观点为我打开了一扇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;深入一线和老百姓唠家常,听他们讲生活里的酸甜苦辣,每一句话都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;步入会场,参与国家大事的讨论,感受顶层设计的高瞻远瞩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变得越来越自信,也越来越明白身上的责任有多重。
我在交通一线工作了20多年。这20多年,宁夏交通的变化可谓日新月异。刚参加工作时,我是国省干线上的养路工人。那时候,东部沿海地区高速公路已经四通八达,可宁夏连一条高速公路都没有。落后的交通严重制约了宁夏的发展。宁夏农产品丰富、矿产资源优质,却因为交通不便,很难高效运到市场上;区外企业家想来考察投资,一看这交通状况就望而却步了。学生外出求学,一路颠簸,别提多辛苦;老百姓生病转院,漫长的路途就像一道生死关卡。宁夏人民对高等级公路的渴望,就像在沙漠里渴望水一样强烈。后来,宁夏开始谋划建设第一条高速公路姚叶高速,并于2000年全线通车。从无到有,从少到多,如今宁夏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2300公里。这些公路就像一条条丝带,把千家万户连接在一起。
随着高速公路的建设和发展,我也到了高速公路收费站工作。从收费员成长为站长,现在是一名高速公路运营管理人员。我看到,宁夏的枸杞、葡萄酒、滩羊肉等通过高速公路发往全国各地;曾经遥不可及的热带水果和海鲜,也顺着高速公路来到宁夏,摆上宁夏人的餐桌。高速公路不仅带动了经济发展,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,大家便捷出行的幸福感越来越强。这一切,得益于我们的制度优势,得益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润土壤和国家政策的雨露浇灌。
作为交通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,为老百姓的幸福出行发声,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。今年,我围绕支持中卫市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等内容提出建议,希望能解决宁夏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卡点、堵点、难点问题。
除了全国人大代表这个身份,我还是最高人民法院第四届特约监督员。在履职过程中,我努力当好社情民意的传递员、法院工作的监督员、法治建设的宣传员。结合群众的司法需求和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,我走进宁夏各级法院,深入了解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情况。我先后提出的“关于坚持和发展新时代‘枫桥经验’,主动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大格局,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的建议”“关于针对案件多发问题制发司法建议,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的建议”“关于推进数字法院建设,以数字革命赋能新时代审判工作现代化的建议”,受到最高人民法院的高度重视。相关工作扎实推进并取得了积极进展,还被写进今年最高人民法院的工作报告,我感到十分欣喜。
回到工作岗位上,我要把两会精神宣讲好。我相信,只要我们齐心协力,就一定能让宁夏的交通越来越发达,让老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幸福。
(作者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,宁夏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养护部主管)
责任编辑:汪晓慧